開箱 YouTube 創辦人陳士駿的故事
《 20 個月賺 130 億 — Youtube 創始人陳士駿自傳》
2004 年發生了一些讓人們驚訝、八卦、津津樂道的事件(Janet Jackson 在超級盃中場表演時不小心走光、Jon Stewart 在 Crossfire 的節目上指責主持人失職、修車廠員工在逃命之餘拍下了南亞大海嘯的場面),這些事情讓陳士駿與他的合夥創辦人在閒聊時發現這些影片擁有潛在被人們需要的價值,進而思考是否能創造一個網站來滿足大家「方便分享」影片的需求,就連當時他們都不曉得後來 youtube 會變成什麼模樣,不過當時就只是因為喜歡這個想法而選擇繼續往前走。
這故事的開端並非有一個石破天驚的開場,但最後 youtube 以 16.5 億美元賣給 google,成了矽谷的傳奇,不過是什麼原因成了他,成了 youtube?
不是個好學生,那又如何
8 歲時全家移民到美國芝加哥,雖然他再也不用被東方崇尚分數的教育制度綁架,但他的父母並沒有像美國家庭一樣採完全放任制,到高中前仍是嚴格管束,不過他們注重小孩每天的學習,試圖引導他去找尋興趣並創新,這樣融合了西方教育和東方管教的方式讓陳士駿能對很多事情都產生好奇,也被鼓勵去做嘗試,小學六年級的他用程式寫出一個小動畫並展示給他父母看時,並沒有因為父母完全不曉得什麼是程式而被責備,反而對於孩子找到快樂表示支持。
上高中後因為住校,他像是一隻獲得自由的籠中鳥,開始抽菸、喝酒、通宵的聚會,不過看似失控的生活並沒有讓他沉淪,反而更確立了他喜歡做的事情—計算機科學,只要想到新點子,他就會不吃飯不睡覺,甚至白天的課也不去上,直到這個點子被完成。到了大學這樣的生活也一樣的在上演,不過他遇到了一些和他一樣愛翹課的知已,這些知己成為後來都在陳士駿的創業路上扮演關鍵角色。然而校園生活最後因為與 Max Levchin 一場 15 分鐘的面試讓陳士駿放棄即將到手的學位,毅然決然的選擇輟學並加入了當時仍處於草創階段的支付公司— Paypal。
為了那個 IPO 漢堡
身上帶著 200 美元和一點害怕,陳士駿就這麼一個人從美國中部跑到西部矽谷,Paypal 是個由工程師主導的公司,並沒有產品經理這個角色,通常一個功能要做,就是由一位有想法的工程師搭配設計師就能完成,在這個時期讓他體會到公司的自由和公開,包含客戶紀錄、營收、詐欺損失、燒錢率等等訊息,讓每位員工都得以了解並討論,這樣不崇尚管理層的風氣讓員工幾乎不需要潤滑劑、大大降低了溝通成本。
當時 Paypal 附近有一間漢堡店,有一款售價高達 168 美元的漢堡套餐,讓 Paypal 的員工總幻想著要是公司哪天 IPO 一定要來嘗嘗到底多美味,總之這款漢堡成了員工的象徵標誌,就算認為這只是店家一種市場行銷的噱頭。隨著公司的成長以及挺過當時 1998-2002 互聯網泡沫,Paypal 在 2002 年幸運活下來並成功在那斯達克上市,一群 Paypal 的員工即成群結隊的把那款漢搶購一通。
不過上市後迎來的並非只有美好的未來,則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好的事情是創辦人兌現承諾讓好多人都成了百萬富翁,壞的事情是上市後沒過多久公司即被 ebay 收購,這是對於陳士駿生涯的另一個挑戰。
只是一顆螺絲釘
陳士駿成了 ebay 的員工,相較於 paypal 的管理,工程師再也沒有「話語權」,再也不能因為「我覺得這樣做會更好」、「我的理由是怎樣怎樣」而立馬著手改善,而是聽上層的指令做事,純粹做一個「執行層」的工作,在這樣的管理模式下他慢慢覺得沒有意思並且慢慢變懶,就算 ebay 一年能給他一年十幾萬美元、就算公司以這樣的商業模式能飛速發展,但是不能主導創意這件事默默地在他心中種下了想離開 ebay 的種子。
對於公司來說要顧及運行效率和對每個人想法的尊重,是公司管理中永遠需要做考量的事情,因此 google 的管理方式是允許工程師用 20 % 的工作時間來發展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嘿,我回來了,想做點事,你不想做點什麼嗎?」Chad Hurley (曾一同在 Paypal 共事的夥伴)那時打電話給陳士駿這樣的說著,這通電話讓他覺得來的真是時候,因此離開了 ebay 並興奮的開啟 youtube 的創業之路。
沒人來看 Youtube ?
雖然 2004 年發生那些讓人們驚訝、八卦、津津樂道的事件決定了 youtube 最初的走向,但其實在 2005 年初 youtube 曾被定位成一個影音社交網站,只因幾位創辦人想把當時流行的交友元素融入產品當中,不過這個決定讓網站的用戶數遲遲無法上升,後來他們承認了他們並沒有創造流行的能力,因此放棄了交友的這個元素,反而專注在技術上,提供人們更順暢的觀賞體驗,所有影片內容交由使用者來決定,所以目標當時的目標只有一個:當你想看影片就來 Youtube 就好。
不過這樣的策略還是無法給網站爆炸性的成長、反而像是等待一個機會,直到 Nike 上傳了一支巴西足球明星 Ronaldinho 在練習射門的影片後有了不一樣的改變,影片中他精準地擊中了球門橫桿 4 次,雖然這樣的影片在現在來看很容易被解釋背後的原因,但卻是當時大家口耳相傳的話題,紛紛地想去找來看,不過這都需歸功於當時決定要選擇讓服務器的效能提升,讓 100 萬人同時觀看影片時,也不至於拖垮服務器。
需要擴大經營罩大家庭
當 Youtube 的觀看數和用戶數開始跳躍式的成長、商業模式也成熟的情況下他們選擇尋求融資,在這個時候融資就算別人要複製一個也很難了,不過要選擇天使投資還是直接從機構拿首輪融資?這兩者各有好壞,但他們最後選擇了風險投資機構—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主要是考量到各方面的人派和資源,這件事情會對企業幫助很多,即使最後你想賣掉公司,他們也能幫忙尋找買家。
在公司成長到一定的程度後,很多事情是無法靠小團隊完成的,比如 Youtube 想在各個國家上線、想做支援各手機和無線網路的影片服務,這些都需要更多的資源,因此他們決定出售公司,紅杉資本則開始幫忙聯繫有意願購買的公司,最後上門的都是當時影響力超大的公司—包含 Yahoo 、google、微軟、蘋果,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呢?最後花了五天的考慮時間,他們決定把 youtube 賣給 google,最大的原因是喜歡工程師的文化以及能給他們充分的發揮空間。
當舉起冠軍腰帶時重重倒地
2007 年 youtube 如願開始擴張國家的版圖,每個人的生活都出現了這個酷東西,當他發現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在某次會議上展示如何用 youtube 搜尋自己、英國王室透過 youtube 拉近與人民之間的距離、世界各地有趣的影片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這時他才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已經具有非常巨大的影響力。
同年美國總統大選首次借助 youtube 來進行網友問答的辯論會,陳士駿他們也不斷的接受採訪談及 youtube 的影響力,那時候三天沒睡覺都馬不停蹄的在工作,不過就在這一切結束後上了飛機準備回程,陳士駿疲憊的倒在飛機座位上沉沉的睡去,但在睡著的前一刻,他發現他的世界在旋轉,醒來時卻已經是在醫院的病房,他被診斷出罹患了腦瘤,幾經掙扎後只能選擇開刀。
這場大病讓他減少了在 google 大量的工作,開始享受生活並且思考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錢?名氣?房子?車子?還是 google 給予的高薪和假期?這些都不是,他發現他最愛的還是創業這件事,那些從頭開始的熱情,想重新擁抱自己理想的生活,這一切促使他拒絕了 google 給他的 1000 萬美元獎金並離開了人人稱羨的 google。
後續的生活
離開了 google 後他確實如自己的理想回到矽谷開創了 AVOS,後續他也在 2019 年回到台灣擔任 Draco 的技術長,一切的故事都還在進行中,然而那個他曾經親手打造的 Youtube 也成為大家熟知的樣子,關於那些流量變現、Youtuber 生態等等的就不用贅述了。
他曾提及 youtube 的成功有三個幸運:1. 寬頻技術在 2005 年開始普及 2. Flash 的技術也開始普及,並擁有 97% 的市占率 3. 錄影設備和技術讓所有能皆有能力拍攝。在來說到研究互聯網就是研究人心,但你怎能全然把握人心的走向,有多少極度聰明的點子, 因為沒趕上最適合的時機所以黯然離場,這樣的故事不會少,因此你得抓住那些運氣,也就是俗稱在對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個人結語
《 20 個月賺 130 億—Youtube 創始人陳士駿自傳》這本書涵蓋了人生哲學、公司治理、婚姻故事,全書雖然是以第一人稱的角度描寫自己,但從文筆上並未有一絲因為名氣或是財富而顯得自傲,不卑不亢的講述所有過程,對我來說實屬一本如聖經般的存在。
我自認為 Youtube 的成功多少存在著一點倖存者偏差,但那也是當一群人努力到一種程度才能享有那樣的選擇,所以當你把自己準備好,其他就是交給機會和命運,最後還要秉持好的心態是不用怕做錯事,因為下次機會來臨時修正回來就好。很幸運的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遇到能夠幫助自己的好書,例如在當兵的時候讀的存在文學作品《異鄉人》,讓我能不至於想這麼多,而在追尋自己理想生活的時候遇到這本書,在心情遇到低潮時能被鼓舞,很推薦大家找來看看,了解那些故事下如果是你你會如何抉擇。